特別注意棋王是因為:Ray的肚子有一片草莓血管瘤!
(照片取自於news.cctv.com)
關於棋王的兩則新聞記錄:
「紅面棋王」的哀與愁
棋王的胎記 「紅」透黑白世界
我轉貼以上兩則新聞全文如下:
「紅面棋王」的哀與愁
【聯合晚報/社論】
周俊勳奪得LG盃圍棋賽世界冠軍,大大振奮了國人,尤其是台灣棋壇。台灣不是沒出過棋王,但周俊勳之所以振奮人心,在於他是第一個代表台灣贏得冠軍的棋王。
如同其他傑出人物,不管是運動選手也好,圍棋職業棋士也好,在他們成名之前,都有一段自己默默艱苦奮鬥的歷程。周俊勳也一樣,獲得冠軍之前,甚至在冠亞軍爭奪戰的時刻,國內鮮少人知道,媒體沒有報導,更不要說政府官員的關心了。只不過,周俊勳又多了一些辛酸和傳奇。因為臉上的半面胎記,讓周俊勳從小受到歧視,嘗盡苦頭,正因為這樣,讓他更專注在圍棋的世界。然而,家學的淵源,以及父母的堅持和鼓勵,往往更是成功故事背後不可少的力量。
但這美好故事的後面,真的就顯示台灣這塊土壤,能夠培養出周俊勳這位棋王嗎?很抱歉,如果周俊勳後來沒有到大陸去接受訓練,恐怕未必會是這樣。到不同地方接受不同訓練,當然有助於思維的創新,可是真要說周俊勳是台灣自己培養出來的棋王,不免還是心虛了一點。這就好像台灣優秀的學者,終究要到美國的環境,才能獲得諾貝爾獎。我們以這些人為榮,是因他們在台灣出生,但還不是從頭到尾台灣培養出來的。這個榮耀,只算一半。
周俊勳的成功故事還更透露出台灣教育體制一個荒謬的場景:一位圍棋棋士,國中階段竟然念的是「體育班」!圍棋和體育有什麼關係?當然沒有!可是真還多虧了這體育班,讓周俊勳可以專心下棋。否則在普通的班級,光是沈重功課和學測壓力,多半早就壓垮了這個未來的棋王。那麼,還有多少個未來的棋王,或其他領域優秀的種子,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被壓抑、埋沒了呢?
圍棋棋壇和媒體,趁機發出了政府長年來不重視圍棋的吶喊,然而豈止圍棋而已?真正的問題是,在教改進行了這麼多年後,「多元智力」口號居於主流的今天,除了會唸書之外的其他人才,都得到應有的尊重,都獲得適性發展的空間了嗎?在這些人才展現潛力之後,國家有給予什麼樣的幫助嗎?還是繼續任其自生自滅?這些問題,絕非政客們插花接見、拍照,所能回答!
【2007/03/26 聯合晚報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棋王的胎記 「紅」透黑白世界
【聯合報/李德萱/永和耕莘皮膚科醫師】 2007.03.27 03:02 am
「紅面棋王」周俊勳勇奪世界圍棋冠軍,成為另一個台灣之光!媒體報導,他因臉上天生的「紅色胎記」,年幼時社交困擾不少,因而埋首於圍棋世界;甚至有人認為,若不是「紅色胎記」之故,今日的他也許無法成為圍棋冠軍。
其實,與周俊勳一樣,生下來臉上即有明顯胎記的人並不少,但許多人可能都沒有周俊勳的豁達。幸而,隨著醫學的進步,很多胎記目前都已有治療的方法,只是這類治療健保多半不給付,並非每個家庭皆有能力負擔。
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臉上出現的紅色母斑,主要屬於血管性增生或畸形,一般常見的有以下三類:
1.葡萄酒色斑
雷射治療 愈早愈好
依新聞照片推測,「紅面棋王」的胎記即屬這一類。此類母斑通常位於單側(以右側居多),隨年齡增加厚度,不會消退。在染料雷射發明後,這類血管瘤的治療有很大突破,病灶愈小時,雷射的療效較好,因此醫師多建議愈早治療愈好。
另一種葡萄酒色斑會長在額頭眼部周圍,除了外觀問題,需要檢查是否合併眼睛或神經系統的異常。
2.鮭魚紅斑
不會變大 自動消退
大多位於額頭中央或兩眉之間,外觀呈現一塊淡紅色至粉紅色的斑塊,表面光滑不突起,在嬰兒啼哭時會比較明顯。此類母斑不會明顯變大、變紅,大多會在一歲前消退,不需治療。
3.草莓樣血管瘤
治或不治 兩極說法
此類母斑除了一出生就可見,更多病人是在出生後兩周內才被發現,之後母斑會快速生長,約一歲左右面積達到最大。但大多數的草莓樣血管瘤病人,病灶會逐漸消退,曾有報告指出,七成五的病人在七歲前病灶都會自然消退,因此許多醫師主張不必積極治療。
不過,如果血管瘤的位置在特殊部位,如鼻孔、眼睛、耳朵周圍,或是太深、太大的血管瘤,即使消退後也可能已造成臉部變形或留下疤痕,就要特別注意。由於這類血管瘤難以預測是否消退,染料雷射發明後,也有醫師傾向建議早期治療;但因雷射費用高,且治療會痛,年幼患者甚至需進開刀房全身麻醉才能施行,具風險性,所以應否治療常有兩難情形。
總之,臉上的胎記有各種不同的預後,有些不需治療,有些愈早處理愈好,少數還會有其他器官的併發症。因此,若有紅色母斑的問題,一定要及早就醫檢查,以免外觀受影響外,更可能危及健康。
【2007/03/27 聯合報】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